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,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、创新意识上,有独特的效应。增强创新意识,培养创造能力,健全创造型人格是语文教学的目标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,国家的兴旺富强,取决于教育发展,取交决于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提高。江泽民指出: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”可见,语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首位。
一、创设情景,诱发创造兴趣
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:“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。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儿童在学习中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,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激发。教师要点燃儿童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,激发创造兴趣,创造意识才会不断得到培养。
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连。因此,教师的思维应具有创造性,要把创新意识带入课堂,为学生创造敢想敢思的学习环境。例如,在教《西湖的“绿”》一课时,根据课文对西湖美景的描写,让学生动手画一画,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。学生读课文,边蘸绿色的颜料作画。这样,课堂气氛活跃了,学生不但领略了西湖美丽的景色,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。通过颜色的“涂抹”,色彩浓与淡感染到西湖“绿”的美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西湖的美景,使学生陶醉于西湖的美之中,思维处于积极、兴奋的状态。又如,教《镜泊湖奇观》时,利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由静态便动态,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镜泊湖神奇的景观,展示大自然中的美景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山河的壮丽,诱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。
二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
语文教学中,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提问,从“不敢提问”到“积极提问”,逐步达到“善于提问”的目的。学生敢问,关键在教师的引导和扶持。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,教师都要认真、诚恳地对待,不能因学生提出的某些没意义的问题而表现出不高兴、不耐烦。教学中,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的思路,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,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问题,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,带动学生合作讨论,促进学生主动学习。例如,教《古井》一课时,讨论的水平令人耳目一新。讨论中学生提出:“古井中明明是清凉水,为什么说像温情的母亲,用她的乳汁哺育儿女?”教师因势利导,引导学生思考,学生得出结果是:“古井给乡亲们提供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源,人们离不开她,比作母亲的乳汁很恰当。”通过讨论提问,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。爱因斯坦说过:“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。”学生能向老师和书本质疑,是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所在。
三、使学生在联想、想象中创新
语文教学不能死扣教材。运用联想的方式,把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的狭小的思维拓展开来,使之更具广阔性。只有这样,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。例如,在教《黄河魂》一文时,让学生想想“壶口瀑布”,感受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,奔腾咆哮的壮观景象,联想到“壶口瀑布”是黄河的象征、民族精神的体现。黄河精神以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,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水,奔向美好未来。这样给学生提供联想方式和创新思维的机会,并运用联想进行写作训练。如以《假如我是……》、《我二十年后……》,想象自己的愿望、理想、未来。培养学生大胆想象,富有创新意识。以写《科幻故事》为题,到广阔的太空、神秘的海底、未来的世界去感受科技的发展……训练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,激发学生幻想的欲望,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。
总之,新的世纪是“创造的世纪”。作为一名老师,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的同时,应尽最大的努力,从小培养他们更多的创新思维,更多的创新意识,在潜移默化的语文教学中,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悄然生长。
北师大家教网官方网站:http://www.beishidajiajiao.com
联系电话:010-52491386 15712934673
相关话题:北京家教中心、北京家教、北京家教网、北京大学生家教、北京一对一家教、北京英语家教
北京高考家教 北师大家教 北京家教中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