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咱们的宝贝 让我们一起学习 北师大家教网
考前心理准备
n培养自信心,充分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才能,调整期待水平,相信自己,勇于进取
n用平常心对待考试的成功与失败
n不要自高自大
n也不要羞怯自卑
考前注意复习
n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能及时监测,以发现薄弱环节,再加强调整;
n考试前要认真复习准备,不要打无准备的仗
n尤其是在平时要用功学习
n考试前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,劳逸结合,使大脑保持清醒的状态
n保证充足的睡眠
n提倡两次睡眠制度
n夜睡7小时
n午睡1小时
考前劳逸结合
n在紧张考试复习中间,适当安排文体活动,消除孩子紧张心理和大脑疲劳状态
n打球
n跑步
n遛弯
n听喜欢的音乐
n看喜剧片
n重大考试前1-2天放缓复习的节奏
考前学会减压
n参加健身活动,使身心完全放松
n冷毛巾擦脸
n光脚透气
n热水泡澡
n放声高歌
n对枕头施暴
考前调整饮食
n营养搭配
n口味清淡
n适当摄入减压食品:酸梅汤或果汁醋
n萝卜;啤酒;玫瑰花;
n藕;茴香;山楂;槟榔
进行答题策略指导
n对考试目的的把握
n命题范围的分析
n考试重点的领会
n考前身心状态的调整
n考场用具的准备
n临场时情绪状态的调整等
考试技巧的准备:
n试卷填写顺序
n审题作答的要领
n必要的猜题技巧
n保持试卷整洁
n答卷工整
n快速检查解题正误的步骤
考试时发现“怯场”不紧张、惊慌
n要自我鼓励,想信自己有能力战胜“怯场”
n最好是转移注意,暂停“回忆”,过一会儿等抑制解除后,再“回忆”遗忘的内容,可能就会想得起来了。
n转移自己的注意力
n可以安静下来,伏在桌子上休息片刻
n如能获得监考人员的允许,或借口上厕所,到室外做几次深呼吸,以使紧张的情绪放松
n回忆一件令人十分愉快的往事,使自己超脱考场的紧张心理
n上述几种方法的时间均不宜过长,以免影响考试做题的时间
帮孩子学会考试
n遇到难题,若一时想不出某试题的答案,思维僵化时,可转移注意力,跳过难题,着手做另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,然后再回过头来,做这道试题。
n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,加强理解记忆、按计划自学、集中注意、存疑即问、独立思考、分布复习
6.开始密切关注小升初
n小升初成为社会问题,家长孩子全都成小升初考奴,童年恐慌现象在蔓延;有多少优秀的孩子背后就得有多少狠心的父母
n每个与“小升初”沾边的人都要被染上些“疯”气或“痴”气,无论你之前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,当它来临的时候,还是不可救药地被卷入它的轨道
n“占坑”考是学生为了增加考上某个学校的机会,而参加该校组织的培训班
n“排位”考:参加培训机构的考试上
n北京:“小派位”——“推优”,一个班大概10%的名额,五六个学生
小升初家长攻略
n主动联络教师
n关注升初政策
n适当参加补习
n后门留着后路
n不断参加考试
n充分发挥特长
小升初择校四原则
n尽量要找好学校
n交通便利很重要
n家庭经济是基础
n看看孩子是块什么料——要上适合的学校:如果拔苗助长可能会让孩子痛苦,成绩还是上不去
小学到初中的变化
n人生使命的变化:玩+学习→纯粹学
n学习内容的变化:具体形象→抽象逻辑
n学习负担的变化:学科门类突然加多
n学习方式的变化:机械记忆→理解记忆
n学习环境的变化:熟悉的小学→陌生的初中
n人际环境的变化:六年老同学→新同学、新教师
n社会要求的变化:准大人、初中生
n上学方式的变化:时间、交通、人数
n思想观念的变化:稚嫩→成熟: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、金钱观、道德观、爱情观…形成的关键时期
四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
1.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态度不认真
n有些家长认为,孩子学习不好是孩子自己的态度问题
n“他们就是不想好好学!”
n“对他说了多少遍了,他就是不听!”
n“怎么说也没有用,只有狠狠揍他一顿才行!”
n殊不知,孩子的学习不好大多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
心理学家研究发现:
n有10-30%的孩子存在学习能力障碍问题
n这是由于孕期不良环境,生育时早产、难产、剖腹产,幼儿期缺乏充分的活动和感觉刺激等原因造成的
n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、学习成绩差、人际关系障碍、性格退缩等症状的心理障碍,被称为感觉统合失调,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和治疗,而不是打骂所能解决的
2.错误的“挑错教育”理念:
n好孩子,就是去掉了缺点的孩子
n孩子的任务是改错
n大人的任务是挑错
n最好的孩子是没有错误的孩子
n最好的家长就应该是“挑错专家”
3.忽视青春期教育
n生理趋于成熟但还没有真正成熟
n心理上远远没有达到成熟
n社会经验还很缺乏
n没有独立经济能力——社会地位尚未确立
n正处于求知阶段,青春期的性征出现会分散精力、松懈意志、使人神情恍惚
青春期性教育内容
n性生理知识与处理方法教育
n了解人类性行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,性行为必须受到社会的控制和约束,要对他人负责,对社会负责
n有人生追求目标,使爱情服从于人生的最高理想
n增强审美观念,能划清美和丑的界限,不对消极因素模仿;
n有丰富的生活内容,将自己的精力与能量释放到学习、工作和娱乐、体育等中去;
n提高警惕,学会保护自己。……
4.忽视让孩子学会吃苦
n家长舍不得要求独生子女,孩子也不肯吃苦了
n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
n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
n黑发不知勤学早,转眼便是白头翁
n枯木逢春犹再发,人无两度再少年
n不砸破核桃壳就吃不到核桃,不忍受学习苦则得不到幸福!
n满门朱紫贵,尽是读书人
n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
n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
n将相本无种,男儿当自强
n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悲伤
n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
n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……
n读、读、读,书中自有……
n知识是人类精神的食粮——柏拉图
n知识就是力量——培根
n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——高尔基
n
n无论什么时候在哪里,扎实的知识功底、广博的知识视野、合理的知识结构、良好的知识素养都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、个体发展的基础——钱志亮
n
n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,只有不畏劳苦勇于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,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。——马克思
n学校与家庭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、刻苦钻研是对的,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,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……古时候,有刺股悬梁、穿壁引光、积雪囊萤、燃糠自照等勤奋好学的故事,主要是要教育青少年树立好学上进的志向 ——江泽民
很多家庭教育是舍本求末
n重喂养轻教养
n重认知轻运动
n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
n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
n重智力开发轻涵养智慧
n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
n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伦理道德灵魂塑造
n重学习结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
n重规范轻道德
五、今日做父母要注意啥?
1.不要否认梦想一个小孩在外面玩的时候看见天上的月亮,就对妈妈说我长大了要跑到那个上面去,妈妈说,好啊,宝贝,别忘了,妈妈在家等着你回家。这个孩子叫阿姆斯特朗——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。
2.不要一成不变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里的孩子。今天这是其他的弱点,未必将来就是缺点。要记得您家的孩子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!
3.不要只凭经验有好多事,我当年就是这样,没错,第一次过,第二次过,第三次过,第四次就过不去了。时过境迁了,老革命也会遇到新问题的!
4.不要转移压力不要把我们焦虑的情绪向孩子传递,他弱小的身躯何以承受如此的重
5.不要强行灌输有时候需要迂回、需要委婉,需要给孩子一个台阶。孩子的成长本身有它自身的规律,就像刚才俞敏洪先生所讨论的,孩子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。
6.不要随意惩罚。棍棒之下未必能教出人才,三天一小打,五天一大打,打没了孩子的自尊、自信,有什么好?
7.不要只盯缺点成绩不好,身体好,爱劳动、人缘好,都是你的强项,因为成绩不是孩子的唯一。
8.不要拔苗助长大家都知道,拔苗助不了长,反而摧残了苗,得不偿失的!
9.遇事要多沟通多跟孩子沟通,多跟孩子的同学、同学家长以及老师沟通。
10.加强投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无论是金钱的投入,还是精力和时间的投入都很重要。
11.适可而止差不多就行了,把握好一个度,就是孙鹏主任刚才所讨论的。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,有两个原则,一是学有余力,二是兴趣。离开了这两个什么也别谈。